Search

疫情衝擊之下,今年與明年最應該完成的事

昨天接到經理的一通電話,知道公司今年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疫情衝擊之下,今年與明年最應該完成的事

昨天接到經理的一通電話,知道公司今年決定遣散兩名新的同事,這竟然在如此大規模的公司以及德國大城市發生了。雖然我們都是業務,照理來說應該是同業競爭的關係,但是,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 —— 來自國外獨自來到這個城市打拚的人。我常常覺得,也努力向身邊的人傳播這樣的消息:

“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故事,一個人會成為今天的樣子,都是這些故事造成的。”

沒有人生下來就喜歡被別人討厭,也沒有人喜歡被標上“自私”、“機車”的標籤。當我們不是很贊同一個人的時候,反而更需要與他交流。例如,請教他的意見、如果他站在我這個立場,會如何進行決定?每一個人的個性,除了和他生長環境(來自的國家)有關,更與家庭背景、成長過程有非常大的關係。一個人在職場上拚命地往前衝、防護心重,背後需要撐起的是一個家庭、一個對於小孩更好的未來的寄託、一個對於來自原生環境的恨與排斥、一個曾經被背叛、傷痕累累的傷口,這些痛苦,將會在認識對方後,慢慢體悟,我們不需要喜歡每一個人,但是,了解問題的初衷,可以幫助解決問題。

我們人和人之間是個體,無法完全的屏棄個人需求,去成全一個團體。然而,在個人需求慢慢滿足後,我們可以透過個人經驗幫助別人,由於個人的需求已經透過自己滿足(生活目標、賺錢、個人心理療癒),因此在協助別人的過程中,便不要求實質回報,而是心理層面,的自我肯定。

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學過的,馬斯洛的人類需求金字塔?

生理需求 > 安全需求 > 歸屬需求 > 尊重需求 > 自我實現

現在這個社會,有各種賺錢方法,人不再需要為了衣食溫飽、住所問題大開殺戒,然而,我們需要的是,自我能力受到肯定,並以此為收入目標,將個人的生活品質提升,這就關係到了工作機會、工作時間、收入需求。

自我實現目標有很多種:成為管理階層(控制權)、增加收入(自由消費能力)、減少工作時間(人生自由)。

今年我們遇到了疫情,一切工作機會、升職機會、創業機會都受到了莫大的衝擊,如同當年的經濟蕭條一般,然而感謝科技的發達,並不是所有產業都受到了衝擊,因此,載浮載沈的我們,在這一波浪潮下,可以幫助我們不往下沉的保命方式是:

1. 任何穩定收入的機會都不要放過。不要小看一個part-time工作,不要小看一個沒有前景的小工作,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,每一個願意給錢的機會都要把握,但是不要忘記,每一個收入高低都應該要有一個工作界線,不要為了錢,把自己的生活以及健康搞垮,除非你的目標明確,知道這不是一輩子的唯一選擇。

2. 增加旁系收入。根據你的所學以及工作經驗,也許你可以接洽短期的工作(也許是幫手、或是自由時間做的手工藝、家教、表演、代購等等),賣出你不再需要的東西,也許差價很大,但這也是自我檢視的方法,未來是否還需要花這筆錢購買這樣的東西,痛過就學到了!如果你想投資,千萬要小心,不要反而損失。

3. 學習。學習是最好的自我投資,但也是最慢見效的方法,因此選定目標後,要有耐心、不忘記初衷、以及明確的標示出未來的效益。只要對自己有幫助,任何學習都有他重要之處。

4. 最後,我並不會說減少支出,畢竟如果自己過得不快樂,任何目標都會失效。我只能說,將每一個購物清單的後面,標示在每一個目標里程碑上。例如,如果我讀完這本書,這週我就買一個新的指甲油;如果我得到第一筆業外收入,我就買新的椅子。我的經驗是,買你常會用到的東西,每一次使用時,都會想到這個收穫的來源,增加動力。

5. 保持身心靈健康。身體健康不代表只要不生病,整理外表、頭髮、外觀、皮膚修護、不暴飲暴食,都屬於在內。心靈健康,包含整理出自己過不去的關卡,以及找出人生的動力。人是個動物,我們的動力,驅動我們完成一切事情,因此,身體像是硬體,心靈像是軟體,一台好的電腦,兩者都需要兼顧,不能省錯地方。

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正視自己的需求,並滿足他,只有在“自我良好”的狀態下,才能以更平靜、正面的心情,面對生活!

#生活目標 #心靈 #疫情 #自我 #生活 #愛自己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個人,不代表身邊都沒有人陪伴,一個人的故事,是與自己的相處故事。
View all posts